灵活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2020-10-27 10:10
来源:哈尔滨商业大学
点击次数:202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作者 | 冯喜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着新型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劳动就业出现了新的变化,在不断提高就业质量的同时,保证新增就业数量仍然是就业工作的核心问题。在就业形态上,灵活就业日趋增多,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受到严重干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灵活就业正在逐步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灵活就业正在迅速发展。新型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作用形态,催生了众多新经济和新业态,进而引发了人类消费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变革。随着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作为主要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的参与方式、即就业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原有的标准就业在不断向灵活化发展,另一方面,在自主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兼职就业等传统灵活就业的基础上,利用新型数字技术而实现的网络平台就业、短期兼职、远程工作等新型灵活就业形态也在急速增加。“分解与整合”——助推灵活就业深度发展。新型数字技术将原来相对完整的生产任务进行了进一步分解,划分成更加简单具体、便于标准化操作的工作任务,同时,也将劳动者所具有的各项劳动技能进行了分解,生产任务和劳动技能分解之后又重新整合,使劳动分工更加精细化。分解整合使专业的工作任务与专业的劳动技能更加匹配,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随着劳动者选择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和工作地点的自主性的增加、也提高了劳动者劳动的自由度。分解与整合所带来的劳动分工精细化,使劳资双方在劳动过程中的获得感都得以增加,因此,就业灵活化将是一种趋势,灵活就业在未来将会有更大发展。为了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稳定和保障劳动者的就业,2020年7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把支持灵活就业作为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的重要举措,坚持放开搞活和规范有序并举,顺势而为、补齐短板,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清理取消对灵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强化政策服务供给,创造更多灵活就业机会,激发劳动者创业活力和创新潜能,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相关部委及各地政府根据国务院意见精神,围绕“拓宽渠道、优化环境、强化保障”的措施三面并举,积极支持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多渠道灵活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新增就业群体中的主体,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支持政策,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化解当前严峻时期的就业困难。发挥青年优势、灵活开展个体经营。高校毕业生创业初期的最大困难之一即缺乏创业资金,为此,国家在贷款、税收及创业补贴方面给与积极支持,鼓励个体经营发展。各级政府将提供便捷高效的咨询、注册服务;鼓励创办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小规模经济实体;支持发展各类特色小店,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商业资源供给;并对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创业担保贷款、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如陕西省人民政府2020年10月发布的支持意见明确规定:创业担保贷款个贷最高额度20万元,10万元以下免除反担保,“秦青优惠贷”项目为45岁以下青年提供最高300万元贷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持《就业创业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可在3年内享受每户每年14400元限额的税费减免:按规定给予每人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同时,在经营审批、收费以及经营场地方面也给与了全方位支持。对需要办理相关行业准入许可的,实行多部门联合办公、一站式审批,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无须办理营业执照;取消涉及灵活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经批准占道经营的免征城市道路占用费;优先为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低成本或免费经营场地等。这些支持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提供了坚实基础。积极参与新就业形态等非全日制灵活就业。高校毕业生选择非全日制灵活就业也是应对当前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家政策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加快推动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行业发展,为劳动者居家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就业创造条件;落实财政、金融等针对性扶持政策,增强养老、托幼、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等社区服务业的吸纳就业能力;对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从事非全日制等工作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财政部也发布文件,从加强内部流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推进电子退付、确保应退尽退等方面入手,使国家对灵活就业的支持政策落地生效。积极参加职业培训、提高职业竞争力。新型数字技术的发展将使许多人工智能可以替代的标准性职业或岗位减少,同时也创造了诸多新的职业和岗位,这就需要劳动者不断更新知识技能,以适应工作变化的需求。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困难,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是强化职业培训、不断提高职业竞争能力的机会和动力。国家政策规定,及时制定新职业标准,推出新职业培训课程;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创业培训范围,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和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把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免费发布供求信息,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大对困难灵活就业人员帮扶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范围。这些支持和保障政策为高校毕业生不断提高职业竞争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拓宽了路径。综上所述,在由新型数字技术引发的劳动过程及劳动关系碎片化的时代,灵活就业的快速发展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高校毕业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就业观念和应对心态;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扶持政策,不断更新知识技能、提高职业适应性和竞争力,加强自我劳动权益保护,以适应劳动市场所发生的新变化和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