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三方协议): 之前讲过“学生在校,由教育部门(学校)负责”。所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之间需要加入学校这个第三方,于是就有了涉及用人单位、毕业生、学校三方的就业协议(三方协议)。三方的职责是什么呢?用人单位负责接收毕业生及毕业生户档,毕业生履约到单位报到,学校将毕业生户档派遣到用人单位。从三方职责上看,我们发现三方协议有个重要属性,就是“接户档”。我们常和孩子们说,签三方协议的前提是“用人单位能够接受你的户口和档案”。也就是说三方协议因为“接户档”属性,横跨了“就业形式”和“毕业去向”两条线。既说明了“人去哪儿”,又说明了“户档去哪儿”。而签劳动合同、灵活就业(单位用人证明、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等,他们只是就业形式,只说明了“人去哪儿”,并不具备“户档属性”。因此,“户档”属性是三方协议独有的绝招。 问题又来了,“老师,为什么单位不接我户档,还一定要和我们签三方协议呢?”。一般情况下,单位不接户档可以和毕业生签两方协议。比如给毕业生录用offer,以单位出具用人证明的形式灵活就业;或者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以劳动合同就业,我们管这些只涉及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两方的“协议”关系,俗称“两方协议”。但是,为什么用人单位都喜欢和毕业生签三方协议呢?我个人理解,因为三方协议涉及学校,学校对三方协议管理相对严格,毕业生一般手里有且只有一份三方协议,用人单位通过签三方或者“压三方”来留住毕业生。这可能就是不少用人单位不接户档而愿意签三方的原因,没有“户档”属性的三方协议,可等同于两方协议。 “既然三方协议这么重要,是不是不用签劳动合同了?”,三方协议虽然有“户档”绝招,但使用是有时限的。一般报到证、户口迁移证打印完,它的光荣使命就结束了,它只存在于应届毕业生求职的过程,一旦毕业生到单位报到,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它自然就失效了。可以理解为它是为安顿毕业生户档而存在的特殊协议。因此,三方协议在前,劳动合同在后,三方协议不一定签,劳动合同一定得签。 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 我们要迁转户口和档案,但空口无凭啊!得拿个凭证让档案管理部门给我寄档案,得拿个凭证让公安部门给我转户口,得拿个凭证让用人单位知道我是来你这工作的。现实中,我们用2个证解决这3个问题。户口迁移证帮我们迁户口,报到证上联帮我们到单位报到,报到证下联帮我们寄档案。 户口迁移证理解起来比较简单,指哪打哪,要迁到哪就打到哪的地址。但是有一件事特别重要,千万不要超期,一般来讲户口迁移证有效期1个月,1个月内一定要落下来。如果不落,你的户口就一直处于“迁转”状态,在迁出地和迁入地之间像个幽灵一样飘着,不仅什么也干不了,而且还容易变成黑户。所以,不要犯懒,别给自己和警察叔叔添麻烦。 户口迁移证: 报到证就稍微复杂一点,一张纸分上下两联(内容一样,但是颜色不同),上联本科生是蓝色,研究生是粉色,下联都是白色。上联我们拿着它去单位报到,下联放到我们档案里面存档。上次我们知道我们的档案最终有2个去向,一种是去接收单位,一种是二分回生源地。那么,报到证也有2种打法,一种抬头打单位,一种抬头打生源地人社部门。抬头打单位的,户档和人直接去单位了;抬头打二分回生源地的流程是这样,人拿着报到证上联和户口迁移证,先到派出所把户口落下,然后再去人社部门办理存档手续,办理好之后再拿着报到证上联去单位报到,单位可以接受档案的,单位出调档函将档案从生源地人社部门调到单位,单位不能接受档案的,档案放在生源地人社部门即可。这么看来,报到证上联用于单位报到及办理户口;报到证下联用于迁转档案。 本科报到证 研究生报到证 原来报到证如此重要,那是当然,它都放在你档案里面了,能不重要么?问题来了,“如果没有报到证,有哪些影响呢?” 没有报到证,户口落不下;落户的时候公安机关要看报到证上联,尤其是你们比较关注的北京、上海户口,报到证是必备材料。 没有报到证,档案没人接;接收档案的时候档案管理部门要查看报到证下联,是存档的必备材料。 没有报到证,工龄没法算;报到证打印时间是你到单位报到日子,很多单位(尤其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央企)以这个日子给你计算工龄,你可能会说现在都按照社保算工龄了,确实如此。虽然有社保,但报到证依旧是重要参考之一。 没有报到证,职称评定受影响;报到证是毕业生纳入统招身份象征,也是你“干部身份”的象征,这个词以前经常用,现在不用了。但是以报到证为起点的转正定级手续依旧还是存在的,它会影响你职称评定。) 仔细看下来,这几个神器的使用,三方协议在前,确定就业形式和毕业去向两条线,明确“人去哪”和“户档去哪”;紧接着根据三方协议去打印相应的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再拿着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去“报到、落户、寄档”。这样一来,这3个神器把“人去哪”和“户档去哪”都安排的“妥妥的”。怕你们不明白,再唠叨几句。 签三方“接人又接户档”,按三方协议打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人去单位报到,户档随转 签两方“接人不接户档”,报到证二分回生源地,户口迁回家;人去单位报到,户口在家,档案单位需要再去调档(存在能接档案不能接户口的情况,下期我们再聊)。 暂时不确定“接不接人和户档”,先不打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放在学校等消息,确定了再来办。 问题一: 单位不能同时接户口和档案(能接档案,不能接户口),我能不二分回生源地,把报到证直接打到单位,档案直接寄到单位么? 问这些问题的孩子,一般签的都是北京、上海的单位,因为北京、上海落户有门槛,很多单位能接档案,但没有户口指标,有些孩子户口也没迁到学校,本来就在老家,为什么就不能直接派档案呢? 我们一起来“套公式”,我们上次聊过报到证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落户凭证”,报到证直接打印到用人单位,在手续上是不是就意味着用人单位已经给你落户了,而实际上你并没有落户。若干年以后,你发展的很好,成为公司的中高层,公司通过“积分落户”或者“调干”等形式帮你解决户口。办理手续查你档案的时候,发现你档案里面的报到证并不是“二分回生源地”的报到证,而是打印到用人单位的报到证,这就有问题了。二分回生源地的报到证是没落成户口的,但你的报到证是打到单位的,从档案材料上看,你已经落成北京或上海户口了!这就相当于你因为一时方便,给自己的未来埋了一个巨大的“雷”。据我了解确实有发展很好的前辈因为报到证等档案材料有问题,而没落成北京户口的。所以,该二分的就二分,档案回到生源地,再让用人单位从生源地调档。 问题二: 户档暂缓的利与弊? 这么多年办手续我发现孩子们不管什么原因都喜欢把户档暂缓在学校,我们都知道户档暂缓只不过是一种中间状态,最终都要派到单位或者派回生源地。就像我们都不喜欢延期毕业,户档其实也不喜欢暂缓,因为暂缓对他们来讲也是“延期毕业”。暂缓的弊端在哪呢?还是先“套公式”,暂缓就是暂不打报到证,咱们都知道报到证要放档案里面,它和干部身份、工龄、转正定级等息息相关。暂缓时间越长,被“吃”掉的时间越长,本来应该今年7月1日打报到证,结果你暂缓了一年,打出来的报到证只能是明年的7月1日,一年的时间白白被“吃”掉了。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你们的一个师兄,本科毕业办入职手续需要暂缓在学校,后来直接选择二战,也没管自己户档关系,在学校放了将近1年,后来我们集中处理的时候帮他迁回了生源地,二战成功上岸,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找到某部委的工作,某部委政审查档案的时候发现报到证晚打了将近1年,询问他这1年去做什么了,为了这被吃掉的1年,他找原来工作的单位、找原来学院开了一堆证明,这才把这事解释清楚。折腾了一大圈他感叹了很久,“以后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错一点就给自己挖了这么大一个坑”。 你可能会问,“既然那么多师兄师姐想暂缓在学校,肯定有好的地方”。对于已签三方正在等户口指标或者签两方等着办入职手续的孩子们来说,确实挺好的,先暂缓在学校短短几个月,等户口落地直接办报到证,不用毕业先二分回生源地,再从生源地改回来,这样手续简单、不折腾。但是很多孩子并不这么想,我和不少孩子们聊过,他们愿意把户档放在学校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担心自己二分回生源地就不是应届生身份了;第二,担心一旦打了报到证就不能改了。关于应届生身份,之前和大家聊过,这其实不取决于学校和毕业生,取决于用人单位,不同单位认定标准不同,有的比较严格就只认当届,有的宽松一点两年内都算。其实,对于教育部门来讲,一直有2年择业期的说法,这段时间被火热关注的“户档可在学校暂存2年的政策”,其实学校、教委等教育部门这么多年一直都在以2年内可改派的政策来执行着,改派政策是这样的,派到单位违约再改另外一家单位,未完成转正定级,1年内可改;二分回生源地后找到单位接收,2年内都可以改派到单位。报到证2年内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是可改的。很多孩子不了解,所以害怕打报到证,都想留在学校,留着留着自己就忘了,很容易成为“黑档黑户”,后面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所以,户档暂缓要实事求是,确实需要几个月暂缓过度一下的,绝对是好事;找理由先放在学校等等再说的,还是建议尽早二分回生源地。 问题三: 暂缓等待北京、上海等户口指标,后续手续该怎么办呢? 聊办手续之前,先小科普一下你们最爱的户口指标。 上海户口是积分制;根据积分规则我们大体能算出自己拿到户口的机率,拿到入沪通知书(黄色纸质联)来学校办理户档迁移手续即可。一般来讲要先到学校就业部门打印报到证,然后拿着报到证去学校户籍部门取户籍卡,再到学校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户口迁移证(户口在生源地的孩子,拿着入沪通知书去生源地派出所办户口迁移证),档案学校会邮寄,把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返给单位即可。 北京户口是指标制;能不能有指标由用人单位决定。指标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 1.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及在京中央企业,由人社部批给单位,因为接收函是绿色的,我们俗称“绿卡”。绿卡分三联,第一联为接收函存根,毕业生自己保留;第二联为接收函,由学校留存,并报上级主管部门为毕业生打印报到证;第三联为进京审批回执,学校盖章后返给用人单位。关于“绿卡”办理流程是这样的,用人单位将绿卡发给毕业生(在第二联接收函上盖章),毕业生持绿卡到学校盖章,学校留存第二联,在第三联盖章,并返给毕业生,毕业生将第三联返给用人单位。 2.北京市属单位,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给北京市属单位,接收函是北京市人社局的红头文件,我们俗称“红头文件”。拿到这个就拿到了户口指标,将“红头文件”复印件直接返给学校,学校办理报到证即可。 问题四: 一般多久能拿到指标?拿到户口指标后,手续该咋办呢? “绿卡”一般相对比较快,主要集中在7月到9月,往后陆续也会有;“红头文件”相对不集中,最晚应该不会超过第二年的3、4月份。具体流程如下: 绿卡或红头文件提交至学校就业部门,学校就业部门上报教委打印报到证,毕业生持报到证去学校户籍部门领户籍卡(户口在生源地的孩子,拿着报到证和绿卡或红头文件去生源地派出所办户口迁移证),将报到证、户籍卡(户口迁移证)一起交至单位,由单位办理后续落户事宜。 既然谈到户口,不等不提这几年火热的“抢人”大战,不少省市区为吸引人才,都推出很多人才新政,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开放的户籍政策。很多孩子按人才引进把户口放在天津、杭州、深圳、西安、成都等等,这些手续都比较成熟,需要你们先到落户城市把人才引进手续办好,拿到户口接收函或者调档函,再回学校打印报到证。 每年的7月15号是个蛮关键的节点,按照往年的情况来看,各大高校基本上都完成了毕业生的就业手续办理工作,用人单位也都陆续组织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很多单位用15号这个时间点开始为毕业生算工资、交社保。可以说,15号之后的你们双重身份叠加。在学校等教育部门来看,你们还在择业期内;在用人单位看来,你们已经是试用期的准同事了。在这双重身份叠加的特殊时期,我们怎么来理解一系列就业政策?又该怎么办理相关的就业手续呢?根据现行的政策和自己的经验,我来聊聊我自己的看法。 我们先把时间线给大家捋顺了,从时间点来看看我们身份的转变。 2年择业期: 从学校等教育部门来看,一直有2年择业期的说法,这是啥概念呢?毕业时你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户档二分回生源地,毕业后2年内如果你落实了能接你户档的工作单位,教育部门能够将你原来二分回生源地的报到证更改成你最新用人单位的报到证。 1年改派期: 毕业生时你报到证打印到A单位,户档也都到了A单位,在A单位未给你做转正定级手续前,你觉得自己不太合适从事A单位的工作,与A单位友好解约。去A单位的1年内,你找到了B单位,教育部门可以为你把报到证更改为B单位,这就是“更改派遣单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改派”。这个期限是派遣1年内,毕业2年内,但是有3个条件,原单位同意解约,未做转正定级,符合学校违约政策。 转正定级: 这个手续很重要,但是现在提的比较少了,也有部分省市或单位取消了,现在提的比较多的是社保、劳动合同试用期等等,其实在逻辑上是一样的,它是我们变成“社会在职人员”的一个分水岭。做了转正定级,在教育部门看来,你就是“社会在职人员”了,你工作调动的相关手续可以走社会在职人员调动。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已经工作了十多年,你现在要换工作,你肯定不能回学校让教育部门给你改报到证吧!所以,转正定级手续就是我们从毕业生向社会在职人员转变的一个关键节点。一般来看,你入职后的3到6个月内,最多不超1年,用人单位会做转正定级手续,这也是为什么教育部门把改派期放到1年的原因。 1年改派期+2年择业期+转正定级,这些时间点我们应该明白了,总结一下: 如果毕业离校时户档暂缓在学校或未落实单位户档回生源地,毕业后2年择业期内找到单位可以派遣或改派到新单位。 如果毕业离校时户档派到用人单位,未做转正定级,原单位同意解约,符合学校违约政策,派到原单位1年内,毕业2年择业期内可改派到新单位;做了转正定级,原则上就要走社会人员在职调动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聊聊毕业后这短短的15天你们咨询最多的问题。 问题一: 在京找到不接收户口的单位,而自己很看重北京户口,想先工作再找找,如果找到了我还能顺利落户北京么? 按照我们上面说的,不接户口毕业时应该办理二分回生源地的手续,拿到北京市户口指标,原单位同意解约,是可以办理派遣到新单位报到证的。但是,我们要关注几个重要的点。 1.按照往年的经验来看,当届户口指标最晚在当年年底,极个别会延到第二年3月份左右,再靠后的我们工作中很少见到。往届生跟着下一届拿到指标的情况就更少了,也就是说越往后拿到落户指标的可能性就越小。 2.你工作期间用人单位一般会和你签订劳动合同,也会给你缴纳社保,档案从生源地调到单位之后,还会做转正定级手续。而这些都有可能会成为审核你落户指标的不确定因素。 先说转正定级,我们上面说过做完转正定级手续,原则上你就是社会在职人员,户口指标不应走毕业生渠道了,应该走社会在职人员调用。 再说社保记录,我们都知道北京户口审批部门一般会看我们在学期间的社保记录,那毕业后择业期的这段时间的社保记录呢?往年来看应该问题不大,可能是我杞人忧天,总感觉今年可能会比较特殊,大批的孩子都在边工作边找,如果指标有限而这批孩子又特别多,毕业生后择业期这段时间的社保记录可能会成为不确定因素。 对于这些不确定因素该怎么判断呢?如果毕业后择业期社保记录有影响的话,我个人觉得肯定是越往后越危险,还是身份判断的问题,我们知道一般6个月左右就会涉及到转正定级手续,而转正定级就意味着身份的转变,再加上往年户口指标审批的时间节奏,我个人认为超过当年年底就会比较被动了,想再找找等户口指标的孩子,理解你们想再找找的心情,但还是要看好时间,该做决定还是要做决定。 问题二: 毕业时户档回生源地了,2年内找到工作了,还能再改派么? 户档回生源地,2年内落实工作,可以回学校改派,由学校签发到用人单位的报到证。如果是生源地的工作单位,可以选择由当地人社局进行改派,也可以选择回学校改派。非生源地的工作单位一般由学校进行改派。 问题三: 1年内的改派有地域、行业或者次数限制么? 我们知道改派其实就是调整就业单位,直白一点就是违约,关于违约各个高校都有各自不同的违约政策,在遵循本校违约政策的前提下,如果学校没有具体流向、次数的限制,改派是没有这些具体限制的。当然,诚信和契约精神是职场工作的根本。 来源 | 飞说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