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问卷调查历时3天,遍布全省13个市(地)。共回收有效问卷128,4848份,其中学校管理者问卷1,4291份,教师问卷6,0243份,学生问卷60,4978份,家长问卷60,5336份。调研情况如下。
线上教学前,学校(55.78%)、市级教育行政或教研部门(51.87%)、区县级教育行政或教研部门(48.56%)分别组织了教师线上教学培训。面对“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中小学校迅速做出反应,绝大多数教师培训后上岗,为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线上教学前,学校做了很多准备,包括“组织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培训”(61.91%)、“制定线上教学方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53.6%)、“组织教师开展线上集体备课、听评课等教研活动”(49.16%)、“筛选和审核教学资源”(46.76%)、“遴选教学平台”(46.53%)、“组织教师制作校本教学资源”(46.16%)等。为使教师能够快速适应线上教学,绝大多数学校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图3 教师线上教学前做的准备
绝大多数教师课前能做好基本教学常规准备。另外,还有超过半数的教师提前下发资源包、批改预习作业,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层面的可喜进步。
教师线上教学期间遇到技术问题,可以获得学校技术支持服务团队(62.44%)、区县级技术服务团队(41.37%)、市级技术支持服务团队(34.04%)以及企业技术支持服务团队(19.59%)的技术保障服务。本次线上教学,在省电教馆的指导下,各地各级各类技术服务团队发挥了巨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涌现出了鸡西市信息中心“以信息技术支撑线上教学”、绥化市教育局“以培训提升教师团队线上教学能力”、哈尔滨市松北区教育局“数据支撑精准技术服务”,哈尔滨市南岗区小学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课程,服务学生线上学习”、哈尔滨市平房区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微课程解决线上教学大问题,服务教师线上教学”等一大批优秀的技术支持线上教学的典型案例。
学习管理者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常规管理,比如“课后与教师在线交流指导”(61.28%),“学校领导在线巡课”(59.65%),“课前审核教案、课件、学案、习题、微课、资源包等”(58.88%),“听取学生、家长反馈”(54.38%),“学校根据线上教学情况及时总结调整”(48.25%),“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引导教师组内在线交流”(47.46%)。根据线上教学特点,学校管理者创造性想出很多管理办法,富有成效。
图6 教师参与教研的主要方式
线上教学以来,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比例最高的两项“线上集体备课”(64.39%)、“线上听评课”(54.96%)都是学校组织的,说明校本教研是线上教学期间教师教研的主要方式。50.88%的教师参与了自发组织的交流活动,说明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时,同伴互助是教师获得帮助的第二个重要渠道。还有40.59%的教师选择了“参与区域内组织的集体教研”,说明部分区域的教研部门也积极参与了线上教学的指导工作,但覆盖面还不够广。
从家校沟通看,92.33%的家长反映“学校和教师主动与家长联系并沟通了当前线上学习的注意事项和相关安排”,这说明学校和教师工作做得比较细致,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从家长对线上教学的满意度看,77.85%的家长对学校开展的线上教育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
综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虽然事发突然,但教育部、省教育厅“停课不停学”的文件下发后,在省教育厅和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系列指导意见的及时指导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电教部门和中小学校迅速做出反应,形成详细工作预案,做出有条不紊安排。在省教育厅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协调下,在各大运营商的积极扩容下,网络卡顿现象比较少。至此线上教学过去了四周,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通过对四个层面问卷调查的对比和归类分析,发现本次线上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从对线上教学的认识看,64.5%的教师和67.6%的管理者还没有认识到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是未来的学习方式,线上教学是学校和教师必须面临的挑战之一。这种认识决定了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在做这项工作时是被动的。
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认识形成反差,在对待线上学习的态度上,81.38%的学生选择“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极不喜欢的仅占2.37%。
数据对比显示,当部分教师、学校管理者对线上教学持怀疑、否定或者观望态度的时候,学生对线上学习却普遍表现出接纳态度,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对待线上教学的态度形成反差。这种现象的出现,和学生“数字原住民”的身份有关,他们从小在网络的环境下长大,线上学习早已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接受比较快。作为管理者和教师要关注和重视这样一个反差,自身快速做出调整,基于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
为了解学校和教师在线上教学前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经历和能力,我们也对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进行了相关问询,结果不容乐观。
从线上教学前学校对教学工具软件的应用情况看,66.72%的学校对于教学工具软件是熟悉的。还有33.28%的学校(约占三分之一)“基本不使用”或“只在公开课或教学比赛的时候使用,常态课不太使用”,这部分没有应用基础的学校在本次线上教学中必将受到严峻的考验。
从疫情爆发前学校线上教学、教研的开展情况看,能“常态化开展”的仅占39.86%,“偶尔开展”和“教师自发开展”的占比36.73%,还有23.41%的学校“没有开展”。
两组数据对比说明,学校对教学工具软件、教学平台的应用整体水平偏低,对教学工具软件的应用好于对平台的应用。对平台的应用,我省学校和教师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这次“停课不停学”,突然变成“主播”的教师表现出了诸多不适应。
从对家长的调查发现,家长认为影响孩子线上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性”(44.68%)。学校管理者也认为,当前制约线上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是“学生自控能力差,不能在无监管环境下完成线上学习”(48.9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43.38%)。
但从学校当前采用的线上教学方式看,仅有28.4%的学校管理者选择了学生自主学习,说明学校管理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线上教学期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从教师的教学方式看,仅有45.48%的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说明教师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给学生提供了资源、直播、辅导之后,如果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指导或引导,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线上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学需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而发挥作用。
从学生线上学习需要的帮助看,排在第一位的是“需要更多的自学资源,比如重难点的讲解微课、知识点小视频、自主学习任务表、自学课件等”(57.46%);排在第二位的是“老师对自己作业的及时批改和具体指导”(32.62%);排在第三位的是“本班授课老师的直播教学”(27.42%)。这组数据和教师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别。学生对教师的需求最多的是教师为自己提供自主学习支架,教师讲解已经被排在第三位。而教师一直的努力方向是如何把课讲得更明白,所以了解学生,才能做出适切的教学安排,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突然,教育信息化毫无征兆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疫情让我们清醒认识到,我省无论从硬件建设、软件应用还是师生的信息素养都面临严峻的挑战,线上教学让我们更加清醒地瞄准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
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平台”这个词离我们的需求如此近。本次线上教学,我省的学校大多选择了腾讯、钉钉、浙江万朋、希沃等企业平台,教学应用百花齐放。
在对教师的调研发现,教师对企业平台总体满意度比较高,但也有53.88%的教师认为企业“平台缺乏远程监控功能,无法掌控、管理和监督课堂纪律”,51.43%的教师认为“平台互动功能薄弱,师生、生生互动受限”,41.98%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中无法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41.93%的教师认为“平台容量有限,不能承受大批学生同时上课,共同使用时不够流畅”。由占比前四位的数据能看出,教师把平台的互动性看成第一位的需求,而现在企业的平台大多是会议系统,不是针对教学设计,应对中小学线上教学,其互动功能、对学生学习的监管功能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师需求。也有个别企业平台互动性、监控性比较好,疫情过后可能要回归收费模式,如果鼓励学校应用,也需要有相应的政策鼓励与支持。所以,疫情灾难不一定都是坏事,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我省教育信息化的一次重要推进,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加快各级平台建设。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公共、免费、公益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调查发现,我省57.4%的学校线上教学资源来自于“国家资源平台提供”,47.73%的学校线上教学资源来自于学校校本资源,43.96%的学校线上教学资源来自于“地市、县区录制的名师优课资源”。教师自行网上搜索、筛选资源和教师过去积累的资源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今后教学中,随着对学生自主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实践不断深化,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成为教师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资源就是教师给学生学习提供的重要支架之一。所以从全省顶层设计和布局上,下一步资源的筛选、创生和政策制定应该成为重点。
一是抓实集体备课。线上教学期间,虽然学校管理者、教师彼此不见面,但是随着一些平台的启用,网络教研已经变得非常便利。这阶段对教材、教法、学法、教案、学案、平台、工具、软件、学情等内容的研究变得非常迫切,很多教师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产生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所以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抓实集体备课,向教学常规管理要质量。
二是推进智慧教学。建议中小学校借线上教学之机,充分挖掘平台、软件的功能,并把它和学校的教学做一个融合性思考,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推进学校的智慧教育发展。建议学校引导教师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对课前、课中、课后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让翻转课堂在学生线上学习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三是跟进辅导答疑。统一的课程资源只能解决通识性问题,每个学校每个学生还有具体的学情,建议各地把辅导答疑纳入集体备课,在研究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充分预设问题,对线上教学做好查漏补缺。
四是加强学生管理。做好线上教学的前提首先是学生每天要出现在“线上”,所以对学生的考勤、监督、管理非常重要,学校和教师要有管控措施,确保学生每天坚持线上学习。否则,学校正式开学后,学生之间会拉开更大的差距。
五是优化教务管理。线上教学期间,各校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变得尤其重要,它是确保教学常规落实到位的基本载体。而平台的及时反馈和数据留痕恰恰为教务管理提供了便利,要用好平台数据,探索精准管理。
从教师对线上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分析看,33.9%的教师认为“缺乏线上教学的设计和组织教学经验”,30.77%的教师认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线上教学模式不适应”。直指教师的短板和软肋。
从教师希望得到的指导和帮助看,比例最高的依次是“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44.08%);“如何短时高效完成教学,达到预期效果”(43.17%);“如何做好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评测和督导”(42.08%);“如何组织和开展线上教学的互动”(41.49%);“如何熟练使用线上教学平台和学科教学工具”(38.67%)。从这些数据看,教师的需求大多集中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做好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迫在眉睫。
下一步,全省要结合《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文件精神,做好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和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培训,为基层培养精教学、懂管理、能指导、长技术的深度融合型、复合型人才。
多年来,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总是想到机房、电脑、电子白板、投影仪、录播教室等等,走到今天,当基本设备已经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时候,再去更新换代意义已经不是很大,再好的设备3-5年就滞后、淘汰,我们没有能力永远追新。教育信息化关键是人的信息化,人的信息化关键还在于通过教学软件应用来实现,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来实现。所以,下一步各地应该在软件投入、应用方面做出探索,如何通过区域平台让购买的软件服务利益最大化是我们要探讨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