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就业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成效——黑龙江工商学院

2019-04-30 点击次数:548

2019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业务培训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黑龙江工商学院以创建应用技术型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为办学定位,提出了“让更多适龄人接受高等教育  将更多在校生育成有用之才”的办学理念。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强化学生技术应用和开发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近年来,学校勇于创新,扎实工作,采取精准就业工作模式,积极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实施精准工作责任


 学校实行就业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校长和党委书记是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各系充分发挥就业工作的主体作用,系主任、系党总支书记为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与学校签订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认真落实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校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组织和主要负责人目标责任,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将考核评估结果与工作目标考核挂钩。


 加强就业工作量化考核,采取从就业工作状况和就业工作业绩两方面进行,实行积分累计制,占比20%和80%。就业工作状况围绕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评价,采取自评和互评形式;就业工作业绩围绕初次就业状况和年终就业状况为依据。考评结果作为各系就业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确保真实就业,开展精准就业状况反馈


 坚决实施就业签约“四不准”原则,引导和规范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诚信签约,杜绝虚假就业、被就业情况的发生,采取分阶段进行精准核查和“十日反馈”制。一是对毕业生所递交就业材料,从其完备性、规范性、真实性进行核查;二是毕业生派遣前期,组织开展就业状况抽查,抽查比例为全校毕业生的30%,对发现的问题约谈系责任人及时整改;三是开展系与系之间交叉式核查,从就业材料到数据信息逐一进行核对、检验,重点对一家单位接收3人以上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了解排查;四是上报初次就业状况前,全面跟踪每一名毕业生就业动态,利用暑期开展企业实地回访,做到哈市企业70%覆盖,市外企业电联畅通,确保就业状况真实;五是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就业反馈,采取专业预警、退出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优化调整。近年来,取消了动画、摄影、测绘工程、土木工程专业招生,新增了物联网工程、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专业。


 三、创新就业指导模式,实行精准指导帮扶


 建立健全由专业课教师、就业指导专家、行业企业实践专家相结合的专兼职队伍。丰富3门核心课程指导形式,有效采取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参与性。有效实施“六个一”,即:致毕业生家长一封信、给学生一张就业关爱卡、与学生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指导学生写一份内容丰富的自荐材料、为学生准备一份就业服务指南、举行一次模拟招聘活动。


 针对“双困”就业群体,突出“一对一”个性化咨询服务,开展差异化培训。组织开展学职平台职业测评,对个性心理和就业心理进行测试,帮助学生自我探索;通过典型就业事迹报告、企业家论坛活动,使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检验人职匹配性;鼓励学生实习,进行职场体验,实战演练,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求职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拓展精准对接服务


 采取摸底就业意向调查为基础,建立每生一份就业动态联系档案,具有详实的个人和家庭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从个人能力、性格特征、家庭状况、政治面貌等方面,注重个体岗位需求的差异性,做好就业单位与意向职位的甄别与筛选,减少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建立信息化数据管理,对毕业生求职意向信息数据库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数据库,进行对比、匹配,从学历、求职意向、专业、地域等关键信息,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精准推送符合要求的供需信息,每年推送就业岗位约1万个,与毕业生比例约5:1。


 结合学生意向岗位需求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积极拓宽就业市场开拓渠道,依托社会力量开展就业工作。在北京、天津、黑龙江、山东、江苏、广东等地,与当地企业、人才交流机构和教育咨询机构进行合作,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已与30余家单位推进政、校、企合作。每年组织大型春、秋两季供需见面会,企业规模约400家,中小型分行业分专业招聘、宣讲会达50余场。


 多年来,学校创新工作思维和方法,形成了“精准责任、精准反馈、精准指导、精准对接”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学生需求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和高度契合,毕业生就业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学校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毕业生在服务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0%以上。学校将紧紧抓住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重要历史发展机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工作机会和更广阔的工作平台,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