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龙江 面向“三农” 构建精准化就业服务体系——东北农业大学

2019-04-30 点击次数:903

2019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业务培训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建三江七星农场,长久驻足在我们脑海里的有多个镜头,一个是总书记站在万亩良田之中的金黄色画面;还有一个是总书记与农业科技人员交谈的画面,当总书记问到裴鑫宇是哪毕业的?她回答说,报告总书记,我是东北农业大学毕业的。


 东北农业大学作为黑龙江唯一一所省属“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校至今已累计培养各级各类学生24万人,其中既有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也有一批遍布全国的“复合型”人才,更有一大批活跃在黑龙江省和全国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黑龙江省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学校特色优势,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毕业生“心怀祖国、情系龙江、服务三农、扎根基层”,努力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和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一、提高政治站位,层层落实责任,筑牢就业发展“压舱石”


 学校紧紧围绕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立足龙江,面向“三农”,坚持一手提高就业数量,一手提升就业质量,努力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学校建立了“专业+学院+学校”三级就业工作体系,通过就业布局前瞻,就业指导前移,就业平台前置,不断提高就业精准服务能力,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毕业生的研究生考取率逐年提升,毕业生到500强企业就业比例为25%,毕业生专业对口度为70.04%,基层就业比例为23%。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省教育厅的认可和资助,学校曾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单位。


 二、校地校企合作共建,突出行业就业特色,建设留省就业“示范区”


 农业大学坐落在农业大省,学校坚持以留省就业为重点,成立黑龙江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与各地市县、农垦(森工)系统、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打造留省就业“示范区”。建立省内实习就业基地222个;与45个市县区达成合作共建意向;以牡丹江市、绥化市为试点,陆续建立省内各地市“引才宣传站”,定期在学校开展人才政策推介和校内招聘活动,搭建地市与学生相互了解的平台,每年按计划提供一定数量的乡镇全额事业编制,面向东北农业大学毕业生定向招聘;与九三集团、倍丰集团、雀巢公司等150多家省内企业建立了长期供需合作关系。2018年,省内就业毕业生比例为40.46%。2012年至2018年,学校共有133名同学考取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占全省入选率的10.57%。学校设立了基层就业学生“校长奖学金”,每年表彰奖励一批去基层就业的毕业生。


 三、对标现代化大农业建设需求,展示“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优势,输送农业发展“生力军”


 在刚刚结束的学校春季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进校346家企业有世界500强32家,中国500强52家,500强企业和国有企业占比40%,共有3000余名毕业生参会,现场签约129人。结合专业学科特点,不定期、对口组织行业专场招聘会,实现了招聘需求和毕业生所学专业的高匹配度,进一步发挥了学校在支持地方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为服务“三农”输送专业人才。在乳品加工领域形成了“东农学子撑起中国乳业半壁江山”的局面,在生物工程研究领域形成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研究的“东农现象”,在电力系统一线充实着东农的骨干力量。建校至今,有1000多名动物科学相关专业毕业生在国内创办了400多家饲料及畜牧企业,总资产达到200多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万多个,黑龙江饲料行业中85%以上的管理者出自东北农大。全省各地市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管理部门、农业技术推广一线、农场管理和技术岗位上都活跃着一大批东农毕业生。


 四、创建职业发展中心,构建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力”


 学校通过第一、二、三课堂的有效衔接,构建了课堂教学、生涯规划、个性指导相结合的全过程就业指导体系,全面培育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在全省高校率先建立了“职业发展工作坊”,聘任了70名就业创业导师,以《职业规划》和《创业基础》课程为载体,对学生在求职择业、职业发展、创业过程等方面遇到的困惑、疑难,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咨询指导和团体辅导。针对大学生开展职业发展技能培训,筹建东北农业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搭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实训平台,全面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东北农业大学农垦(森工)系统人才储备战略班、基层干部储备战略班、企业家培育战略班和职场训练营,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专项培训和个性化指导,使毕业生做到“知止而后有定”,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