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 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黑龙江大学

2018-01-11 点击次数:359

黑龙江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15年来,深入实施“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分类培养、强化实践”的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打造了“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全过程指导、学校全方位大学作为全国保障”的“三全”工作格局。学校被授予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一、以学生全员参与的课程体系建设为牵动,提高创新创业的专业性

学校经过三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面向全部81个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强化课程平台建设。通过通识、专业、辅修课程平台,建立起“通识+专业”“必修+选修”“理论+实践”“线上+线下”覆盖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是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最低实践学分比例要求,开设了“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创新竞赛实训”等一批集项目实训、竞赛活动、团队孵化于一体的实践课程资源。今年还举办了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夏令营,吸引了60余个专业的近千名同学入营,成绩计入创业学分,有效提升了实践育人效果。

三是强化教学内容创新。近年来,学校申获《创新创业课赛一体化建设研究》等“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10余项,校内支持教师开展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立项百余项,录制完成并上线运行幕课资源7门,全部被评为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二、以教师全过程指导的实训体系建设为载体,提高创新创业的针对性

学校着眼学生专业发展优势,发挥专业教师作用,增加学生创业的科技和文化含量,促进学生专业能力转化为就业创业实践能力。

一是助力专业实践活动开展。构建“学校主导、学院主抓、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管理模式,依托专业教师,组建创业导师队伍,建立项目库,指导学生竞赛和社团活动。近三年指导近1万名学生参加各级训练项目2600余项,21000余人次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216项,1500余人次获省级以上奖项,开展了企业家论坛等品牌活动60余次,有针对性地锻炼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二是助力“一园多区”孵化基地建设。学校建有 2006年开始运营的全国第一批大学生科技文化创业园、2010年成立的省级孵化器黑龙江大学科技园、2016年建成的省内首家校企合作“组合式”创业孵化基地、2017年拓建的孵化师生创意的创客社区等孵化器平台,形成针对创意、创造、创新、创业、就业的“一园多区”层级递进的技能训练、项目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与运营、成果产业化全过程孵化平台,目前孵化场地面积共计1万余平方米。

此外,学校建有院级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和技能培训基地83个,与央广传媒、中兴通讯、龙江网络、玖众传媒等联合建立校企合作基地200多个,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三是助力创新创业项目转化。近三年有1700余名学生在创业导师指导下,组建了近140支团队和企业,2家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均接收学生实习就业400余人。

三、以全方位保障的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提高就业创业的联动性

学校坚持“就业是最大民生”的理念,围绕提高就业创业质量,建立了创业教育学院、教务、招生就业、学工等部门联动机制,实现协调配合、齐抓共管,近三年共使3万余名学生受益创新创业教育,自主创业毕业生数量连续提高,近300人实现了成功创业。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出台创业就业总体要求、课程教学要求等60余项管理制度,完善了系统有效的制度体系。

二是强化经费和资源保障。确保创业项目基金、就业经费等资金足额到位,专职工作队伍培训到位,专用就业创业场所到位。

三是强化信息化保障。通过组建黑龙江省首家大数据学院和建立完善“i黑大”APP、微信公众号、就业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等“互联网+创业就业”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就业创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今后,黑大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本次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创新创业和就业政策,为新时代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贡献新的力量!